首页 工作动态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动态
“英才计划”十年探索:不拘一格培养“未来科学家”

2024-03-18 16:03:17E_17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有关要求,切实促进高校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开发开放,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

“英才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兴趣与求知欲是从事基础研究的重要动力之一。”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金龙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他作为“英才计划”化学学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对青少年化学学科人才培养深有感触。

中学阶段,化学教育主要侧重于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与基本化学实验技能,对学科科技前沿疑难问题涉及较少。杨金龙就此指出,“英才计划”不拘一格,在原来传统的科技人才的培养体制之余,犹如开辟了一条别具一格的“高速公路”,为那些对化学学科有着浓厚兴趣并希望进一步深入探究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让他们有机会提前“上大学”,与大学导师及领域专家面对面交流,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大学导师及实验室资源进行“科研活动”。

“从失败到成功、从枯燥到喜悦,去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在学生心中播下基础研究的种子。”杨金龙说,这正是“英才计划”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

化学学科人才对于加强基础研究以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杨金龙认为,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与其相关的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状况与国民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如果化学基础研究表现不佳,很多与社会进步相关的化工领域也有可能受到发展限制。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缺乏“资源”与“动力”,一个国家便无法保障整个化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阔步前行。因此,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培养化学专业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杨金龙特别指出,在实施“英才计划”,培养中学生化学人才储备力量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单方面指导学生探索化学与基础研究的关系,也鼓励他们去了解化学与社会的联系,让他们全方面认知化学如何不断地为社会带来价值。

“特别是偏远地区青少年的科普工作。针对偏远地区科教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我们提出孵化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惠及偏远地区青少年的科普教育。”郑州大学副校长单崇新说。在2024年两会期间,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也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英才计划”上。

青年人才思维敏捷、充满活力,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都是在科研工作者青年时期完成的。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人才,对于他们未来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是非常重要的。单崇新表示,“中学生英才计划”通过让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能够提前接触到科研的氛围、成果、设施等,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有助益的。

作为“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学科导师,单崇新也高度关注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让他们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注重让学生们了解课本知识的来龙去脉,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影响人们生活。学生们了解到科学研究的意义,学习的兴趣会更加浓厚,更有可能在某个方向继续开展研究。另一方面,还会让学生们了解到这些领域进一步发展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鼓励他们未来有机会可以进行深入的科学探索。

在接受《人民政协报》采访时,单崇新说:“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激发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能够启迪大众科学精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从长远来看也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必要手段。”加强两者之间的共融共通,科研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单崇新看来,面向中学生的“英才计划”和学校专业课程培养有着紧密而有机联系。“英才计划”对青少年来说是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参与培养的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但同时不宜影响到原来的学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英才计划”和学生在学校的学业应该是相互促进的,成为学生学业之余的调节,通过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希望学生们对目前的学业更有兴趣和动力。

培养英才,必须摆脱功利思维。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澎湃新闻》访谈中指出,对于优秀高中生在高校著名科学家的带领下做科研,不少人的理解为,大学是借“英才计划”提前抢生源,参加“英才计划”的学生未来申请大学的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录取会有优势。这显然是从功利的角度看待“英才计划”。要让“英才计划”真正发挥培养优秀学生科研兴趣、激发科研潜能的作用,恰恰需要摆脱的是功利思维。

对于高中生和大学教授一起“做科研”,还有人把做科研等于发论文,以是否发表学术论文来评价参与“英才计划”的成效。这同样是以功利的态度对待“做科研”。大学给优秀高中生提供和教授一起做科研的机会,不能追求发论文等功利成果,而要强调让学生体验做科研的过程,通过做科研,培养学生的学术规范意识,以及激发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兴趣。在推进“英才计划”中,各地也积极探索,因地制宜,比如重庆就提出了“包干制”的方式,这一制度的推行,有利于激发创新。从选题、立项、研制到结题,参与其中的学生和导师都有非常大的自主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并以项目为牵引,进行深入的、系列的研究。

单崇新明确表示,“英才计划”不断优化和演进,持续而稳健地长期推进下去,将越发起到一举多得的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多年来,“英才计划”在“请进来”和“走出去”方面开展了一些实践工作。通过举办科普开放活动,让青少年有机会进入高校进行研学参观,加深他们对高校及高校科研成果的了解。另一方面,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科技高精尖学术人才也经常走进偏远地区进行科普宣讲、展示等,开拓青少年的眼界,增长他们对科学的认知。形式多样的探索和实践,为偏远地区的青少年提供更多接触科技前沿、感受科技创新魅力的机会,激发青少年科学研究兴趣,也在进一步深化探索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更多可能性,而更关键的在于,这将常态化和有效化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力量,完善科技人才研究梯队机制化建设。

到2024年,“英才计划”已经实施十年有余,参与其中的各省市的试点学校和机构,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遴选理念下,陆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年轻有为的可塑之才。央视新闻客户端曾在报道中举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推进“英才计划”时,导师们依托北航的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两个国家级平台,让中学生们探索一些前沿的理论、方法,特别是一些新的创新思维。比如说,模拟大雁行为的这种编队机制,用到无人机编队中去,有的同学模拟郊狼行为的任务分配机制,可以让无人机任务分配更加聪明智慧,通过这些探索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科学素养。

十年磨一剑,“英才计划”走过第一个十年,眼下正是开启又一段新征程的关键年份。对于“英才计划”的未来,对于科研技术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憧憬,杨金龙有着自己明确而深刻的认知,正所谓行稳而致远,首要持续提倡进行“安全教育”,进行化学实验时,确保实验安全是重中之重,参与其中的学校、机构必须为学生制定全面的安全规范守则和相关培训;其次,由知名专家、年轻教师以及在校研究生共同组成导师团队,以保证针对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实时跟进、事事解决。化学基础研究并非我们传统概念里的试管碰撞与试剂反应。当前技术进步,如超级计算机的崛起和人工智能的进步,都与化学研究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推进“英才计划”时,更倾向于引导中学生探究科技前沿,其培养对象在真正进入大学后,也有机会加入“强基计划”和“拔尖计划”,在化学领域继续深化学习,成为利国利民的科技“特种兵”。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中国新闻网报道指出,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规模快速增长,2022年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指研发人员按实际从事研发活动的时间所计算出的工作量)达635.4万人,居世界首位。但在整体质量和结构上还存在一些短板。例如,顶尖科技人才数量仍有差距,根据《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3》,中国大陆入选人数为9013人(排名全球第4),只有美国81155人约11%。此外,科技人才结构还需优化,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博士毕业生占比不足70%,从事基础研究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仅占8.2%。

因此,加快建设包括青年科技人才在内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刻不容缓,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英才计划”在内的各类科研技术人才育人模式改革,也就成为社会各界必须广泛而高度重视、协同和努力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