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动态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动态
2024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新技术应用赋能科学素质建设”专题论坛举办

2024-12-09 14:27:15E_17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


12月5日,2024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新技术应用赋能科学素质建设”专题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科学教育以及科普创作、传播和接受环节中的应用、变革和影响,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应用新技术加快科学素质建设步伐,应对相关伦理风险和挑战,探索营造智慧化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健康新生态。

专题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共同承办。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担任论坛主席,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正风担任主持人。

“新技术应用赋能科学素质建设”专题论坛现场

丛斌作题为“突破科学认知边界 提升科学文化素质”的主旨报告。他深入分析了新技术在科学素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性地提出通过生命科学探索、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及构建全息数字仿真动态人体模型来突破科学认知的边界。同时,他还强调了提升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包括加强科学普及和弘扬科学家精神。

专题报告环节,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对新技术在科学素质建设中应用的见解和经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以“新技术赋能构建‘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人文开放合作生态”为题,探讨了新技术在组织、推动国际青少年科技交流方面的作用和潜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刘继峰作了题为“AI赋能下的天文科学教育”的报告,从天文学领域展示了AI技术在科研,尤其是青少年科学教育方面的应用成果;巴基斯坦PMAS干旱农业大学国家工业生物技术中心技术主任阿比达·拉扎(Abida Raza)以“韧性和包容性的科学、技术与创新(STI)方法在加强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为题,探讨了新技术如何在当今时代助力科技工作者实现更加包容、普遍和多样化的科学教育;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就“穿越卡门线:探索AI背景下中国科普新范式”作专题报告,他指出AI时代的科普正面临范式的转型,要注重科学精神的普及和想象力的激发,以实现科普与科研共同进步;澳门大学科技学院电机及电脑工程系教授、澳门科学馆董事会成员谭锦荣作了题为“基于知识管理的新技术释放创新”的报告,他结合澳门大学的实例,从知识管理的角度阐述了新技术在知识传播中的应用和变化。

论坛圆桌讨论环节由李正风主持,围绕“AI应用于科学普及、科学教育及科学传播的挑战及伦理风险”展开交流,邀请安第斯路科学技术组织(ARCST)主席马尔克·安东尼奥·卡贝罗(Marco A. Cabero Z.)、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陶飞、泰国北曼谷先皇科技大学信息技术与数字创新学院数字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系主任蓬沙伦·布尼奥帕孔(Pongsarun Boonyopakorn)等专家参与。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普及、教育和传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和挑战,并就个性化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公众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本次论坛不仅促进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推动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