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网评|牢牢把握教育的三重属性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牢牢把握教育的三重属性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纪志耿 赵珊珊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属性的高度概括,为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加快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价值遵循。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坚定不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关乎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同政治有着直接联系,古今中外的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随着大工厂生产对工人技术要求的逐渐提高,以及工人阶级为获得教育权进行不断斗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面向平民阶层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并鼓吹学校是为整个社会服务的,试图模糊教育的政治属性,缓和阶级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毫不留情地拆穿了这一伪善的观点,指出资产阶级教育只会劝说工人们唯唯诺诺、任人摆布和听天由命。列宁更是批判资产阶级的虚伪表现就是相信学校可以脱离政治,并旗帜鲜明地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公开承认教育和政治相联系,那些声称学校可以脱离生活、脱离政治的言论,都是撒谎骗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并立足党和国家利益的大政治的战略高度,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强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把牢教育的政治属性明确了行动指南。教育系统既生产思想又消费思想,还是青年群体聚集的主要场所,一直都是西方敌对势力实施渗透的首选目标。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全球各类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围绕意识形态安全、话语主导权、文化主体性等领域的斗争愈发激烈。如果没有把牢教育的政治属性,让一些“杂音”“噪音”干扰了青年学生的思想认知发展,这将对党和国家的永续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不利影响。
因此,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育人导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尤其是要用好思想政治工作“传家宝”,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用好思政课“主阵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坚定不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久接力。
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坚定不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重教思想自古以来便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尤其是在近代内忧外患之际,教育更是被视为拯救国家的首选方案。洋务派主张“西学东渐”、维新派提倡“废八股”“开民智”,教育救国运动此起彼伏,虽然均以失败告终,但也反映出教育改革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继承、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既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批判了曾经流行的“教育决定论”“教育万能论”,又深刻指出教育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循环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够在服务政治经济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科学认识了教育的战略属性。
如今,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已成为时代最强音。教育作为人才涌现的基础和科技创新的先导,自然要肩负起新的时代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审时度势,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从教育立国到科教兴国再到教育强国,教育始终被置于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进行谋划,教育事业也在这一进程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教育领域仍存在一些影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成效的问题,比如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存在错位现象,教育引领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发展的体制机制存在堵点卡点,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还有所欠缺等,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依然任重道远。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教育实力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既强调了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上看教育,又强调了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布局上办教育,为把牢教育的战略属性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面向国家发展前沿,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培养综合性、技能型人才。紧盯“卡脖子”难题,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促进从“0”到“1”的原创科技成果不断孵化涌现。以教育之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坚定不移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教育作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促进阶层流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是极端重要的民生工程。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文盲人口占比高达80%,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仅为20%和6%,即使是在“一穷二白”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也始终坚持教育的民生属性,采取“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等方法全力普及基础教育,生动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科教兴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教育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反复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待。如今,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2023年教育强国指数位列全球第23位,教育事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仍然存在,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尚未健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仍需持久发力。
建设教育强国最终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教育提出了更多新需求、新关切。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要坚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上抓教育,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关切,持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发展更均衡、更优质的教育事业。坚持推进教育公平,切实保障教育的机会公平、发展公平,既把教育“蛋糕”做大,更要把教育“蛋糕”分好,坚定不移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来源:党建网,作者分别系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