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建引领
张亚:科技教师应不断提升科学素质和学习能力

2024-09-18 14:37:41E_17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


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的2024年主题式科学教育实践与研修活动于2024年期间持续开展,活动围绕不同学科领域开展科普讲座、案例分享、实践指导等系列活动,助力科技教师科学素质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张亚围绕科技教师应具备的科学素质、如何更好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实践等问题,接受新华网采访。

新华网:作为一名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您认为哪些是科技教师必备的科学素质?

张亚:首先,科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念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其次,科技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我以面向学生更好传授前沿科学知识。最后,科技教师应学习科学家们坚韧不拔、求实严谨、积极思考、协同合作以及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自身率先具备探究创新的科学素质,才能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要敢于下苦功夫利用好课堂外的时间开展学生指导。

新华网:在科技创新实践方面,您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时有哪些经验举措?

张亚:科技教师在指导学生参与国际工程大奖赛等竞赛过程中需要提供细致专业的指导,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跨学科应用能力,应注重全程关键环节的参与,包括科研知识储备、选题调研、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及答辩等。

选题是科研的出发点,创新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是选题必须遵循的原则。如学生从海马游动时的背鳍摆动中获得灵感,将其仿生学原理应用于水下推进器,最终实现推进器运行过程中的波动小、声音小及对海洋生物的友好性。这说明好的科研选题既离不开创新也来自生活,要启发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在设计与制作环节,要引导学生保持操作论证的严谨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伦理意识,在规范的科研行为中收获相关数据、作品或成果,真正体验过完整科研过程对学生而言是会有最大的收获。科技竞赛的目的不仅在于竞赛成绩,更重视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

新华网:教学中如何更好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

张亚:青少年科学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早期普及与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以北师大附中为例,通过在全校范围广泛开展理科综合实践课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在此过程中,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及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逐渐崭露头角,学校可以针对兴趣和能力较高孩子着重培养。另外,学校还设立了多方向的选修课和科技社团,如鸟类、植物及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深入探索。持续的参与和积累是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从小积累、逐步深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

新华网:对后续开展科学素质培训活动有何建议?

张亚:科技教师科学素质培训活动十分重要,因为科技教师只有不断拓展科技知识才能更好辅导学生。建议可以增加项目式体验学习,让教师在更具体验感和沉浸感的研修活动中提升见识与理解力。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让教师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领域,通过查阅资料、提出问题、实地考察、动手实验或设计等方式,获得实际操作经验,从而深化对相关领域的认知以及教学理念。此外,鼓励教师带着问题参与,以增强参与感与收获感。这种研修方式不仅能提升教师的科学素质,还能激发其创新能力,对未来的科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